立即咨询
免费热线:400-888-5039
EN
新闻资讯
聚焦企业新动态,刷新行业新认知

国家叫停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即时零售第二阶段实体门店如何破局?

2025/07/25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家外卖平台,叫停“0元奶茶”和“疯狂星期六”等极端补贴活动,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



表面上针对外卖平台的低价补贴,事实上是对平台恶意竞争抢夺市场进行严厉的监管。外卖平台不单单是餐饮配送的平台,目前已经逐步覆盖到生鲜、日化等全品类即时零售市场的争夺。


相比起电商的远场交易需要快递物流2-3天的时效性,即时零售下的全品类外卖,可以在1小时之内甚至更短的时间把商品送到用户手上,大大缩短了用户消费的决策成本。


  电商流量见顶:即时零售成新战场


过去15年,电商平台依靠大促收割流量,但如今消费者已对满减套路祛魅。一边是促销泛滥导致退货率攀升,另一边是商家流量成本高企,陷入不赚钱的死循环。



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增速放缓,移动端流量红利消退,电商平台获客成本从2015年的几十元飙升至数百元。


当线上增长触顶,平台不得不将目光重新投向曾被电商冲击的线下实体店,通过即时零售将门店服务半径从1公里拓展至3公里,用“线上下单+即时配送”重构消费场景。


不同于电商零售用手机就能浏览到全国各地的商品,实体门店依赖于附近1公里的消费人群,客流和区域显得尤为重要,而三大平台的即时零售设想是从外卖食品入手,通过培养用户习惯驱动全品类商家入局外卖业务,而这全品类的外卖业务也就是当下即时零售的统称。


  即时零售可行性:平台、商家与用户的三角平衡


对平台而言:时零售是流量增量的关键。美团、京东等已通过外卖业务培养用户习惯,逐步向全品类扩张。


对商家而言:商家要精简SKU、从装修店铺的思维转变成装修平台网店的思维,同样实体商家还要弄懂怎么样通过即时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的方法作为流量入口,把消费者再次吸引到店来。同时全品类的即时零售的退换货问题该怎么解决,怎么平衡成本?也是商家未来经营需要考虑的难题。



对用户而言:能更快满足即买即到的需求体验,商品品质更有保证,同时退换货也更加保障;不过也可能带来缺点,即时零售产品单价比实体门店贵,SKU少、平台补贴之下诱导消费者进行不必要的凑单消费;例如一瓶矿泉水在即时零售平台可能标价5元,而超市仅售2元。


这种模式能否持续,取决于三方利益的动态博弈


  自营超市与前置仓:平台“重资产”布局


为巩固即时零售的竞争优势,平台开始自建供应链。京东、美团等试水“自营超市+前置仓”模式,将线下超市变为区域配送中心,消费者既可到店采购,也能享受1小时达服务。



前置仓与实体门店形成互补:前者专注线上订单,后者通过合作平台拓展增量。朴朴超市通过前置仓实现生鲜30分钟送达,而沃尔玛则依托门店库存接入即时零售平台。


这种“轻重结合”的策略,正在重塑零售业的底层逻辑。


  实体店破局:数字化与精细化运营是关键


在此,实体门店不应再次错过即时零售的风口,而在接入即时零售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实体门店对于自己门店会员管理、全渠道库存管理等有清楚的认识。



面对风口,实体店需抓住两大核心:一是全渠道库存管理,避免线上订单与线下库存冲突;二是将会员体系与即时零售数据打通实现精准营销。实体店通过即时零售平台线上爆款引流,再以到店自提优惠吸引顾客二次消费。


要知道打通即时零售、从线上引流用户到店消费,背后还是离不开业务数字化协同,商品精细化的运营将成为品牌、实体门店、即时零售决胜的底牌


写到最后


这场从外卖蔓延至全品类的零售创新,正在改写“人、货、场”的定义。监管出手规范竞争,或许正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健康发展的转折点。而对实体商家来说,与其担忧冲击不如主动拥抱技术,将“即时”转化为触达用户的新抓手



即时零售 服饰即时零售 实体门店
分享至:
申请岗位
扫码添加丽晶HR一对一沟通

发送简历至HR邮箱

hr@regentsoft.com
立即免费预约丽晶产品演示
预约演示
* 姓名
* 手机
* 公司
* 职位
申请加入
* 姓名
* 手机
* 区域
* 产品
立即申请
* 姓名
* 手机
* 公司
*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