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咨询
免费热线:400-888-5039
EN
新闻资讯
聚焦企业新动态,刷新行业新认知

服装产业转移青睐河南

2016/06/01

凸显劳动力资源优势

   鞋工出身的杜克红虽然孩子刚过满月,但看上去脸色不错。

   家住平顶山市郊区、十五六岁就外出打工的杜克红,先后辗转于东莞、广州的鞋厂。随着年龄增大,她于2009年返乡,先是在黄河以北的一家鞋厂干,等到来自福建的宝龙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淮阳,她旋即因业务纯熟而被聘为车间负责人。这里离家只有100多公里远,而工资,则比东莞时的每月三四千元更高。

   家住淮阳县城关的杨高才,也是随着温州瓯迪威服饰有限公司在淮阳建立了工厂,而返乡在这里做了主管。据杨高才介绍,厂子正月初九投产,目前招工300人,五六月份生产正常后招工人数将达到600人。至于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能拿到1500元以上。虽比在温州低了点,但可以避免多数人家里以前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所以大家还是希望就近务工。

   目前,淮阳县产业集聚区内汇聚的40家纺织服装企业中,来自我国东部地区的有18家,省外其他地区的12家。2010年,集聚区内纺织服装营业收入10.5亿元,增幅达156%;从业人员6860人,增幅达125%。

   在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农副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的强力推动下,淮阳县产业集聚区20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98%,新增就业岗位6000多个,被评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之一。

   地处黄淮平原腹地的淮阳没有矿产资源,至今仍是个国家级贫困县。沿海服装产业看中淮阳的究竟是什么?

   最大的优势还是劳动力资源。淮阳是个140万人口的大县,有近60万人的剩余劳动力,50万名外出务工者中,从事轻纺加工行业的就有30多万人。2009年9月,淮阳县委县政府基于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所具有的人力基础,决计推动纺织服装玩具产业发展。纺织服装行业是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宝龙鞋业负责人说,人力成本最起码占其总经营成本的15%以上。而瓯迪威服饰的负责人分析认为,劳动力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要高达60%!

   现在,内地企业也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淮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师建峰介绍说,集聚区去年引进的5家大型纺织服装、制鞋企业,用工需要上万人。入春以后,有关部门通过发手机短信、入户登记调查、举办大型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招工8000多人。

   其次,是越来越优化的环境。除了很多地方都拥有的政策、土地、税收等优惠外,淮阳人精心装扮的自然环境之美成为招商的妙招。31岁的瓯迪威副总杜伟是个地道的温州人,他指出:“去年夏天,我们在淮阳县荷花节大招商活动中来到这里,万亩城湖上那耀眼的荷花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

产业充分对接浮出水面

招商如何才能收到实效?

   淮阳县号召的是“全民招商”。多次参加过招商活动的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康宏总结说,招商行之有效的途径有三个,而且都和产业实现对接有关:

   一是通过原有产业基础招商。像产业集聚区内河南联塑,就是在原来小有名气的华林塑料基础上,被国内最大的管道企业广东联塑兼并重组的。

   二是依据当地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招商。县里敢把服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就是在务工经济中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工人。在浙江西塘镇一地,就拥有淮阳籍的服装从业人员8000人。而在温州瓯迪威一家企业,300名工人中一半来自淮阳及人口稠密的周边地区,仅淮阳一地就有50人,而瓯迪威的落户淮阳,更与其副总杜伟身为淮阳女婿、两口子原来均在温州瓯迪威供职直接相关。

   三是依靠协会招商。2009年下半年以来,省服装协会先后举办了赴温州、青岛、虎门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宽广、针对性越来越强的平台。行业协会懂行,且便于与各地商会联系,居中调停,招商渠道很舒畅。

   外来企业落地后,产业对接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

   首先是由于产业链延伸中的“瓶颈”尚待消除。对淮阳乃至河南其他地方的服装产业来说,印染配套能力、原材料采购和运输的制约依然突出。由于印染立项困难,所以沿海企业在内地的服装加工只能是半成品。加上多数生产属于外贸 “订单式生产”,往返之间的物流为印染之外的另一“卡脖子”地段。

   瓯迪威副总杜伟诉苦说,往温州送货,淮阳和周口没有直接的物流,还得绕道郑州。20多个小时的车程,用温州厂里十几吨重的大车装不满,不划算。末了,还得自己订制运货车解决问题。

   再一是生活服务体系的配套问题。为了争取时间,淮阳县产业集聚区的一些项目采取“边审批、边建设、边生产”的办法,促成了一批项目尽早开工。例如, 瓯迪威去年夏天开始考察,10月份立项,今年正月初九便正式投产。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职工住房、娱乐设施跟不上。据统计,50%的职工住在厂区。

   据淮阳县产业集聚区主任师建峰介绍,集聚区内投资数千万元,集行政办公、商场、银行、餐饮、洗浴、健身、文娱于一体,占地2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估计今年夏天便能部分交付使用。至于职工住房,一是在集聚区内按揭和优惠价格建房售房,二是按照县政府新出台的扶持办法,对集聚区内的优秀务工者提供经济适用房。

承接的机遇稍纵即逝

   据报道,由于服装出口的利润率已低至2%~3%,加上做产业很辛苦,温州等地的大量游资已转而去炒房、炒煤炭、炒棉花等。

   省服装协会常务会长李刚认为,河南人具有勤劳的传统,河南纺织服装的春天正在来临。

   历数现代产业,世界上从美国到东南亚,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原先是靠纺织服装工业起家的。李刚认为,在消费品工业中,服装是一个常新而常盛的产业。中国人的服装消费尚不足欧美的一半。而在扩大内需、保持增长方面,目前65%还是靠外贸和投资,消费能力明显不足。而要提升消费水平,就要大力发展服装一类劳动密集型的富民产业。从增长收入看,如果一个服装工人每年赚1.5万元,她创造的年产值应在15万至20万元之间。人口9000万的广东,服装产业占全国的1/4;而人口过亿的河南,服装产业仅占不足2%的比重。因此服装产业完全有潜力成为继食品工业之后的又一领跑全国的优势产业。

   李刚介绍说,人力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使东南沿海地带的服装产业在梯次转移中青睐河南。目前,宁波的杉杉在郑州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温州乔治白在虞城县,国内最大的女装出口企业杭州汉帛在上蔡县分别建起工厂,寻求合作、合资建立生产基地的频率不断提高。据省服装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我省118家承担贸易转移订单生产的企业目前拥有118家,这些企业拥有设备40330台(套),工人43600人。李刚认为,承接服装产业转移,各地政府不应该寄希望于外地大的品牌和企业整体搬迁过来,而应看实质。比如订单转移就是实质转移,投资、设备、人才、品牌、技术也必然被带动过来。从战略层面看,能够解决就业,能够增加税收和农民工的收入,就等于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大问题。

   “承接转移的机遇就是这一两年。面对中部其他省份的激烈竞争,我们的机会可谓稍纵即逝。”

分享至:
申请岗位
扫码添加丽晶HR一对一沟通

发送简历至HR邮箱

hr@regentsoft.com
立即免费预约丽晶产品演示
预约演示
* 姓名
* 手机
* 公司
* 职位
申请加入
* 姓名
* 手机
* 区域
* 产品
立即申请
* 姓名
* 手机
* 公司
*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