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这里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清朝内地兴建的第一家纱厂——广益纱厂,就诞生在这里。因此,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有“豫北纱城”之称。上世纪80年代初,安阳北郊乡柏庄等几十个村庄,成千上万家农户都做针织内衣,并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河南省安阳市(北关)纺织产业集聚区就坐落在安阳市东北外环路两侧。日前,记者到该集聚区采访,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承接转移集聚发展
“为了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便于产业集聚发展,2004年安阳市开始规划建设安阳(北关)纺织产业集聚区,并成为首批省政府批准的享受省级产业集聚区优惠政策的产业集聚区之一。”安阳市北关区工信局副局长张贵锁介绍说。集聚区规划用地9.2平方公里,是安阳市建成区内唯一布局比较集中、地域比较广阔的城市工业用地区。规划范围内的10个村庄由集聚区统一管理,目前尚有规划工业用地416.96公顷可承接企业入驻。现已集聚企业52家,年营业收入可达8.06亿元。
安阳(北关)纺织产业集聚区以高定位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规格建设,以“一心、两带、多园区”为基本格局。
目前,安阳市纺织服装业已发展成为拥有棉纺织、毛纺、色织、印染、针织服装、装饰织物、化纤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有2000多家纺织相关企业。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几家针织内衣厂内迁安阳,为安阳针织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安阳年产各类针织服装3.5亿件,并拥有纺织服装专业市场10多个,年交易额超过50亿元。2007年12月,安阳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称号。
基础雄厚政策优惠
记者在安阳市(北关)纺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领导的陪同下,走进程方内衣商贸城二期参观,看到刚入驻的商户正在忙着装修店铺。程方商贸公司董事长李金光喜不自禁:“原来的市场仅能容纳130家商户,满足不了需求,去年我们又开发了二期市场,200多店铺很快就被抢租一空。”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支持,政策环境好,入驻商户能挣钱”。李金光高兴地说,“近几年,商贸公司先后为61家商户担保贷款和无息贷款400多万元。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商户赚钱,我发展,商户不赚钱,我们就垮台。因此,我们要切实为商户做好各项服务。”由3座新楼簇成的安阳豫安制衣有限公司,矗立在107国道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刘建青15年创业,用智慧和汗水铸成的企业基石和形象。她说:“公司引进日本重工、台湾宝狮缝纫机和标准牌裁剪机、富怡绣花机等全套童装先进设备,专业生产针织童装,年产200多万套,全部出口,产品远销美国、韩国、加拿大、沙特等国家,公司年出口交货值1500多万元。”刘建青表示,准备再扩建,将企业占地扩大1倍,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安阳市纺织服装协会会长张铁柱说:“像豫安制衣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安阳作为全省最大的以针织服装为基础产业的城市,目前身负‘产业提升、政策配套、规模发展’三大任务,安阳正在加紧赶路。”记者了解到,安阳(北关)纺织产业集聚区围绕纺织服装主导产业,采取了多项举措大力推动产业对接。一是找准产业转移对接点。重点承接中高端服装制造企业,棉、化纤等精加工产业入驻集聚区;二是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委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进行产业对接;三是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夯实产业链整体发展的基础,形成集聚效益。产业集聚区发展纺织,不仅有雄厚的基础和明显的区位优势,而且当地政府为承接产业转移“筑巢引凤”,推出的优惠政策力度也是空前的。对新引进的企业实行重奖;对年创区级净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强度超过200万元/亩(含)的项目,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50强企业,高税收、拉动性强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对入驻企业,全程代办一切手续,并严格执行省级产业集聚区有关优惠政策。立足创新志在升级转移是表象,升级是实质。无论对转移企业还是承接地,都将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纺织行业权威人士认为,安阳把纺织服装作为富民产业,符合中部崛起的要求。对于安阳针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要从企业形式、行业组织与政府共建三方面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建设。目前,中部各省市纷纷采取强有力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大的政策优惠来比环境、争客商、引项目,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竞争态势。在这种竞争的大趋势下,安阳市(北关)纺织产业集聚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初具了规模,树起了形象,并显示出他们的潜力、能力和效率。近日,从全国两会传来喜讯,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将面临大发展的机遇,安阳市(北关)纺织产业集聚区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期。
发送简历至HR邮箱
hr@regent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