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商标、标价上万元的洋品牌竟无丝毫洋基因,全为本土运作、本土设计、本土制作、本土销售的中国货。高档假洋牌身后,是一条钻了法律空子的灰色产业链——
你会对从一个县级小城的厂子里生产出的无设计、无品牌、无特色,要价一两百元的服装感兴趣吗?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会。
但是,如果给这些服装统统贴上洋标签,摆放在北京商场的高档橱窗里,有精美的射灯打光,同时又有温文尔雅的销售小姐告诉你,这是来自意大利的、已经有100年历史的高档品牌,即使标价上万,相信也会吸引不少人驻足。
事实上,在中国的服装行业、制鞋业,这样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WILO”“MILIDIP”“FAILIHU”“WEMONB”“WNZCIN”“QPINUB”,类似这样甚至让人不知该如何拼读的英文品牌在各大商场比比皆是,在售价不菲的男装柜台尤其多。但是,也许没有几个消费者知道,这其实都是些根本没有洋基因的本土品牌,他们在贴上商标进入商场之前,只能卖到一两百块钱。 “很多都是这样的,制鞋行业也有,只是没有服装行业多。”奥康集团宣传部金蓓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像这样的事情,他们听说的多了。她顺口就告诉记者几个品牌,甚至包括某市场占有率极高的著名运动品牌,“宣称是意大利品牌,实际完全是国内公司操作,没有任何意大利血统。”
奥康集团宣传部长王海龙无奈地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现在这种品牌太多了,甚至是业内人士,都很难甄别到底哪个品牌是货真价实的,哪个是假冒的。“这不但对消费者是一种欺骗,也会对本土品牌的发展有伤害。”
一个典型的样本?
2001年,MARK FAIRWHALE耀世登录中国。
MARK FAIRWHALE马克华菲家族的荣光,一个以深海鲸鱼命名的时尚品牌。
以上描述都来自著名男装品牌马克华菲的官网。在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心目中,这是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品牌。
日前,北京中友百货正在作马克华菲的促销活动,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被访的5名消费者没有一人将马克华菲归为中国品牌,有两名认为马克华菲是意大利品牌,而另3名则认为“似乎是欧美的”。面对记者的追问,工作人员似乎都不太确定,告诉记者“意大利的吧”。
如此洋气的品牌名称,类似“登陆中国”“马克华菲家族”等的描述,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有历史的洋品牌。
事实却远非如此。其实这是一个百分百中国原创的品牌。
而其“马克华菲家族”一说,其实来源于其英文名字为MARK CHEUNG的艺术总监。事实上,这名中文名为张肇达的艺术总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为马克华菲做了什么?马克华菲方面给《中国产经新闻》的回复则完全回避了关于张肇达国籍的提问:张肇达先生作为马克华菲品牌的艺术总监,他是整个马克华菲家族的“造梦师”,由他亲自指导创作了许多出色的产品系列,他的创意才华可以在马克华菲家族的各品牌成衣中体现。
这样的回答似乎可以理解为,张肇达并不真正为马克华菲服装进行具体设计,而仅仅是“指导”,至于如何指导,则无从考证了。
而记者从其他渠道则了解到,张肇达是地道的中国设计师,只是MARK CHEUNG、马克华菲家族这样的称呼,恍惚之间让人以为是外籍设计师了。
如此态度,让记者感觉似乎马克华菲方面对于其中国品牌的身份有所回避。就在《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最初致电马克华菲方面的时候,其品牌控制部一名工作人员不假思索地告诉记者,马克华菲“当然是中国品牌”,而当记者致电品牌推广部时,对于“马克华菲品牌是中国品牌还是欧美品牌”这样的提问,工作人员竟然称“不能回答”,因为,不能随便说,要由专门的人来回答。最终给记者的书面回复则称:马克华菲品牌是源自意大利风格的中国原创时尚品牌。
厂家如此避重就轻的宣传,正是造成消费者错觉的原因。
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上,记者查询到注册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是港资公司香港马克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而事实上,这家公司在香港当地,并没有从事马克华菲服装的设计、生产,按照马克华菲方面的书面回复,则是:香港马克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马克华菲的集团控股公司,考虑更多的是市场战略投资等事宜。
这种情形,与不少业内人士口中不从事具体业务,只挂一个洋名的“空壳公司”有几分相像。
看来,从血缘上,马克华菲不但不是意大利、也不是欧美,甚至都不是香港品牌,而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
对一部分看品牌购物的消费者而言,品牌的血缘尤其重要。而对另外一部分注重品质的消费者而言,产品质量就更重要。
但定位高端、时尚的马克华菲似乎在这两方面做的都不尽如人意。例如,2010年1月25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部分在上海销售的羊绒羊毛制品监测报告,在不合格商品“黑名单”中,马克华菲的名字赫然在列。马克华菲方面解释为,该商品确实存在实际成分与标示不符问题,将12.8%涤纶误标为腈纶。而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据《华夏时报》报道,2006年11月,广州市工商质量监督局在抽检中发现,马克华菲JEANS男装的一款休闲裤中可分解芳香胺超标。
不过,凭借独特的营销手段,马克华菲无疑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2010年11月,仅其在淘宝开设的官方旗舰店就创下单日成交额超千万的纪录。
暴利产业链揭秘
是什么催生了这些假洋牌?有哪些人从这些假洋牌身上获得了利益?这是一条怎样的利益链?
一位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老板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像这样的品牌数不胜数。一般都是由几个人进行品牌运作,而运作的第一步就是找一家代理机构在香港或者国外注册一家空壳公司。
14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就联系上了这样一家公司。记者以公司注册咨询者的身份给时代国际商务香港公司下属的深圳市德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打通了电话,这正是一家专门代办注册香港公司业务的公司。
记者了解到,由这家公司代为注册一家香港公司,只需要6-8个工作日,付费人民币3000元,而这其中还包括注册成功的香港公司一年所需缴纳给香港政府的费用550元。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申请人只需要提供公司名称以及一个香港的银行账号即可,而这个香港账号还可以由该公司联系通过视频向香港汇丰银行申请,申请人甚至都不用亲自去香港,极其方便。
至于公司的注册资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香港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是10000港币,而这些钱并不需要真正提供,申请人只需要提供千分之一的厘印税,即最低只需要提供10元港币。
这名王姓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在香港申请公司的好处极多,最主要的是注册公司的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例如注册一家“对外贸易公司”则其业务范围就几乎无所不包了。
她还告诉记者,通过她们公司进行申请的,多数是空壳公司。为的就是品牌运作,像这样的业务,一个月就有100多单。如此算来,这个假洋牌产业链上的第一环代注册公司一个月就可以赚取20多万。
这名“富有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还特意叮咛记者注意事项,一定不要在香港注册完公司就直接在内地生产,因为香港公司在内地没有实地经营权,但其转换也非常方便,只要找一家加工厂进行商品生产的委托授权即可,甚至是在内地再注册一家企业,自己授权自己进行生产也可以。“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保证你什么问题都没有,完全合法。”
注册完空壳公司,第二步就是像上述工作人员所说的那样,在内地找一家企业进行生产授权。
据了解,这样的加工企业多数集中在东莞、福建泉州以及河北容城等地,但这一环是整个产业链上性价比最低的。例如一套假洋牌西装,在商场可以卖到上万元,但支付给加工厂的价钱只有每套一两百元。而这些加工厂承担的则是最繁重、最主要的加工环节。
在进行生产的同时,品牌的包装也在进行。据了解,这种包装主要包括按照英文商标编故事、进行品牌推广,召开新闻发布会,寻找明星代言,以及邀请知名设计师高调亮相等。在这个环节,一些品牌会找广告公司合作,广告公司获取相应报酬。而明星和设计师则可以获取出场费,而有些高调亮相的设计师其实和产品的生产完全无关,仅仅是按照合作协议在每一个重要场合亮相。
第三步就是市场推广了,在品牌有一点名气之后,先期投入资金在繁华的街面设立专卖店,主打高端形象,之后凭借“洋品牌”进入高端商场。
王海龙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相对于真正的本土品牌,商场更青睐这些假洋牌。目前,大约九成的商场对入驻品牌是不收取进场费的,而是采取销售抽成的办法获益。而如今,由于很多消费者都存在盲目崇洋的心理,同时又对品牌没有甄别能力,这就造成假洋牌比货真价实的本土品牌卖的更好,商场也就跟着获益更多。王海龙介绍,目前商场抽取的销售提成一般为百分之十几,而一套假洋牌的西装可以卖到上万元,如此一来,商场获得的抽成收益也很丰厚。
假洋牌售出,那些幕后的商品运作者就可以获益了,无疑,这是产业链上最丰厚利润的获取者。一些品牌运作“成功的佼佼者”,甚至凭借日益壮大的影响力,真的开始将产品卖向国外市场,赚取更多的利润。
吊诡的“合法”身份
如此明显的欺骗,应该由什么部门来监管?调查的结果却让记者大吃一惊,竟然没有任何部门可以管得了。
14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致电工商总局12315投诉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在海外注册公司然后授权国内生产的方式完全合法,只要是在国外注册了商标,那它就是真实的洋品牌,而不管它在国外有无设计、生产及销售。至于其他问题,就应该由商标注册地的相关部门来监管了,而不是中国的工商部门。
随后,《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又采访了北京市合川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铭,他指出,这样的现象非常多,不只是服装、鞋帽,更多的是投资公司,但法律对这些公司确实无可奈何,他们钻的正是法律漏洞。
刘铭律师介绍,目前在欧美、香港等一些地方,按照当地的规定,注册公司的门槛低,非常简单。例如有些地方,一美元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这就为不少人出去注册空壳公司提供了方便,而他们主要的经营活动又是在中国完成,因此公司注册当地部门就对其鲜有监管了。
“这些公司危害非常大。”刘铭律师指出,这些服装假洋牌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是不诚信的行为,而一些空壳的海外投资公司则涉嫌诈骗,对国内许多公司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
“要避免这种状况,只能依赖于消费者自身提高甄别能力。”但刘铭也指出,如此假洋牌数不胜数,要消费者一一甄别事实上难度很大,最主要的还是要戒掉“崇洋”“重名”的心理,不要盲目追随。
王海龙也指出,目前商场更愿意接纳假洋牌而不是本土品牌,揣摩的也是消费者的心理。只有消费者首先改变消费观念,商场才能跟着改变选择标准,杜绝这些假洋牌进入。如果消费者、商场共同抵御,“相信所谓假洋牌会越来越少。”
发送简历至HR邮箱
hr@regent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