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发展中的各种机遇、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作为、奋勇争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突出自主创新,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突出建设环泉州湾中心城市,突出城乡统筹,突出民生保障,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报今日开辟专版,和读者一起回顾泉州“十一五”的辉煌历程,并以此为动力,全面推进现代化泉州建设。
蓝图的实现,总是从一个个细小的改变而起,5年过去,我们可以从一纸“流水账”看见“十一五”期间泉州产业转型提升的热度。
——5年之间,产业在提“轻”。一个个传统产业纷纷从制造的圈子跳出,开始敲打创造之门:2007年,三个中国顶级服装设计师带着泉州品牌,第一次走上巴黎、米兰、纽约时装周的红地毯。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朝鲜、立陶宛、伊拉克、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国家队分别穿上鸿星尔克、康踏、匹克、露友、特步赞助的运动装。NBA赛场有了安踏、匹克、鸿星尔克、亚礼得的联袂亮相。宝峰鞋业把拖鞋第一次带上世博会……这些坚实而有力的全球脚步,凝聚成泉州产业品牌的世界梦想。
——5年之间,产业在加“重”。在全国九大石化基地之一的泉州,国内最大的合资炼化一体化项目和中化泉州项目正比邻而居,锻造着中国乃至世界炼油版图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加重的更深意义是形成石化业“榕树效应”,让泉州颇具基础的轻工、纺织、电子、汽车、食品都可能因此受惠。泉州的重型“武器”还包括晋江、南安两个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及东南沿海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等三大新平台。
——5年之间,产业在变“绿”。5年前的泉州第一份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可谓是泉企集体走向“绿色”的启蒙者。如今,泉州经济已在自己编织的低碳攻略中收获自信。泉州的节能和循环经济专家库将首度设立;作为全国最大石材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基地,南安石材业的碎石综合利用率已超90%;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将重新书写园区发展道路;光电产业正挥洒低碳魅力,由泉州制造的太阳能自动控制感应路灯,已坐上欧洲大陆、澳大利亚、新西兰太阳能灯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
这些5年来的动人瞬间,不断演绎着发展方式的“转”字经,最终凝聚成一个个精彩亮点,“转”出泉州产业的无限希望。
亮点一:一个新兴产业
石化基地破土而生
2006年末,记者坐在福建炼化公司董事长陆东先生面前,谈起泉州产业的另一个千亿梦想——石油化工。他微笑着起身,指着窗外一片437公顷的土地说,两年后,林立的炼塔、密如网丝的输油管道和巨型油罐将在这里崛起。最保守的估计是,新立起的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炼油化工一体化工程将诞生数百亿元的泉州新金库。
3年后,这个万众瞩目的重点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也是我国一次性整体规划实施投资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建设了我国首套高度集成的汽电联产大型环保节能装置。从此,福建迈进了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的石化强省行列,海西石化业正走向世界舞台。
不远处的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内,拥有1200万吨/年炼油能力的中化项目新厂区场地正在回填。按照炼化产业的推动力,未来,两位巨头将共同为中国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下游石化、树脂和塑料后加工、新型材料、轻工、纺织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注入新活力,在闽东南带动形成上千亿元的石化产业集群和下游产业链。
亮点二:一场低碳竞赛
能源产业“新”军突起
从5年前的泉州第一份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到“低碳”闯入国人视野,泉州企业在低碳的道路上早已迈开大步,以光伏产业为“排头兵”的新能源产业,当仁不让地引领一场风生水起的低碳“竞赛”。
2007年正式启动的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在短短两三年间迅速壮大,开启低碳光电时代。在这里,诞生了福建省首根大直径单晶硅棒、福建省第一条最为完整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也孕育出南安市三晶电力阳光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今年,又一位太阳能电池“优等生”加入这支低碳大军,创辉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南安)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一期项目投产后,将年产12.5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预计年新增产值4亿元,填补国内大面积CIGS太阳能电池生产空白。
更广阔的视野里,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砸下近5亿元,使用先进的PECVD沉积工艺,建成专业生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0条;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年发电量60亿度的晋江燃气电厂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生产效率高达57%,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能够回收利用;纺织服装企业加紧“低碳武装”,在织布、缝纫、成衣、设计、辅料等众多环节,低碳热潮涌动……传统产业大做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功课,新兴产业致力探索经济新增长点,“低碳竞赛”愈演愈烈,未来,善于突破和抢占商机的泉企,将在引领低碳经济风尚标,领航泉州GDP绿色转型的新征程上一路欢歌。
亮点三:一批上市巨头
“晋江板块”摘下县级市第一
5年前,如果你从晋江的世纪大道走过,几乎可以把包揽央视五套的广告商都“拜访”一遍;如今,这条耀眼的通道,已是资本大鳄的舞台。就在几个月前,晋江凭借26家上市企业超越了江阴,成为县级市资本市场的王者。从品牌之都到资本之城,晋江的“小城大计”已经初战告捷。
时间拨回2006年末,浔兴总裁施能辉在深交所的轻轻一敲,诞生了“中国最富裕的拉链企业”,也拉开了新一轮群情涌动的泉企上市潮。这一年,泉州的上市企业数定格在23家。
4年过去,攻略天下的泉州上市英豪上升到59家,队伍中出现了安踏、特步、匹克、利郎等一批享誉国内的名字。他们的资本脚步迈向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在世界经济舞台书写傲人的泉州记录。2009年,美国纳斯达克的钟声第一次送给了泉州人,喜得龙由此成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2010年的春天,中宇卫浴把泉州的资本版图首次扩展到欧洲。一个月后,三宏化纤奔赴澳大利亚上市,成为福建在澳主板的首个尝鲜者。
在亚洲市场,5年之间,泉州资本同样演绎着神奇之旅——首家直接在马来西亚交易所挂牌的外国公司、首家在韩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国本土纯运动品牌在海外资本市场的最大融资规模……
今年年初,“推动企业上市、提升管理水平”千人大会让泉州的资本舞步更绚丽、管理风暴更猛烈。“121工程”画出泉州新的上市蓝图:力争用3—5年的时间,累计完成改制企业1000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00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100家。
发送简历至HR邮箱
hr@regent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