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东莞制造”新出路之一
每到圣诞节之前3个月左右的时候,通常就是东莞制造业接单最多、工人最忙、企业效益最好的时候。然而今年,则有些特别,来自东莞各个行业的消息表明,今年绝大多数企业老板并没有往年同期那么忙,甚至较去年同期都更加清闲。在前日举行的一场外贸论坛上,上台发言的制造业人士坦言:人民币升值、工人工资提高、欧盟地区贸易壁垒三大原因导致我国内地制造企业轻易不敢接单,竞争力较小的企业基本上陷入了“深度紧张”。
“外界说的是没有利润有单也不能接,实际上,国际行情变化过大,企业接不到可以产生利润的订单。”于是,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开发拉美地区、西非、中非等以前没有接触或者很少接触的市场,这些市场较少受到美元贬值、欧盟贸易壁垒等限制。同时,开场、批发、店面零售三合一的经营模式也在专家们的指导下陆续登场。
昨天上午,东莞厚街。
“文宝”鞋厂的老板张鑫顺刚刚将记者领进工厂办公室,某外贸中介公司的业务员张小姐也疾步而来。
这是一家有着300多人的中小型皮鞋厂,也是最为常见的为国外采购贸易商贴牌生产的企业。30多岁、从车间工人做到老板的张鑫顺现在面临着他的事业困境——鞋厂经营开始困难起来,8年的好日子好像要到头了。
“张老板,我们是老朋友了,这份单你应该接下,要不明年我们公司更多的生产计划可能很难再交给你来做了。”张小姐是来谈判委托贸易加工事宜的。
“没有利润,确实不能做了,要做的话,我早就接单了,我现在的工人养不起啊!早就说过,你们开出这样的价格是不能做的,难道我有钱不知道赚吗?”张鑫顺苦笑着说。
“把眼光放长远点啦!我们是老客户了,确实国外的老板只出这个价钱,我们做中介的只能是双方都要讨好的,这个你也知道。”
张鑫顺摇头。
张小姐走了,带着失望的表情。
“现在是来下单的客户很多,但是谁也出不起像样的价格。”张鑫顺摇着头说他现在面临着极大的难题,从上一次人民币升值开始,渐渐地,工厂300多人养着不能派上用场。“以前是接不到单,现在是有单做不了,想让客户加点价钱比登天还难。”
第一章:零利润
张鑫顺给记者算了笔账:最后一次人民币升值以前,做一双来自欧盟区的女鞋有十多二十元的毛利。“现在没戏了,人民币升值后把仅有的一点毛利弄得所剩无几。这还不算,面料、线、橡胶底等原材料几乎全面涨价10%左右。这还没完,工人们只要是有熟练技术的,只要你不每年涨点工资,他就会成天想着跳槽到更好的大厂。”
说着,张鑫顺拿出一个原材料账本和一张国外客户下的订单价格表,一样一样对照着给记者“算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零利润!
张鑫顺解释说:“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内地一些厂家开价更加便宜,因为他们的人工成本低一些;二是欧盟地区遭遇经济危机后购买力明显下降。国际市场上量是上来了,但是价格压得很厉害,你不做,好,他去其他地方继续找,总之是有拼命节省开支和成本的作坊或者小工厂能把单消化掉。”
“做成品鞋的企业压力非常非常大,原材料还在涨,我估计这种尴尬期也不会延续很久,但很多撑不住的企业会倒闭。”张鑫顺透露说,目前厚街就有一些同行开始关门歇业了。
第二章:请假
这时一名工人进来,要求请假回家,张鑫顺二话不说就拿起笔写上两个字——“同意”。看着工人出门的背影,他摇着头说,除了2008年,往年这个时候,工人们是最忙的,正是赚过年钱的时候,老板不会准假,工人加班费拿得多,也没有人会动不动请假回家。
对于服装行业、棉纺行业开始逐步以自动化设备代替高昂的人工的现象,张鑫顺摇头说,在皮鞋业想要实现高度自动化不太现实,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国家,高质量的皮鞋也恰恰是手工制作。
“那些大厂在规模化管理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用制鞋机能够代替一部分的工序,但是小厂本来就是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优势赚取人工费,不可能实现自动化。”张鑫顺说。
第三章:“出走”
中午时分,张老板邀请成都来的客户一起吃午饭,其间,张鑫顺向成都来的客户张先生提出,两人看能不能合作,去成都郊外的一个工业区开厂,由张鑫顺提供技术支持,张先生负责四川内地的销路,他要从以前纯粹的贴牌加工生产转向品牌化内销。
这是很多东莞企业都在做的事情,但是一时间难度也不小。
送走张先生回到办公室之后,张鑫顺开始不停地打电话给熟悉的中介公司和国外熟人,详细询问着非洲市场和阿根廷、巴西、智利等以前他没有涉足过的地区。
鞋业将步玩具业后尘?
在刚刚结束的东莞制造业转型论坛上,众多上台发言的嘉宾都在说着一个同样的话:人民币升值、招工难、工人工资上升已成定势,今年到明年上半年,东莞大小上万家制鞋企业必然将步2008年玩具业的后尘——倒下一大批,最后剩下一部分优质企业,将出口价格稳定在一个水平之后继续存在下去,这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行业洗牌。
记者了解到,2008年东莞大小玩具企业共有6000余家,一场金融风暴下来,从巨头合俊倒下开始,至今只剩下300多家。
张鑫顺向记者透露说,根据行业协会公布的数字,今年鞋子出口量是增长了,单价却下降了,美国每进口100双鞋,大概就有80双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其中70%又是东莞产的。如果我们再追求产量,不是一件好事,相反会引来反倾销等。他认为,目前形势已经不允许企业再依靠低价生存,洗牌在所难免。
“制鞋业企业比玩具企业更多,如果算上几十人的小厂,在东莞绝对超过两万家,但是现在大多数都在开始北迁或者毫无办法地等待,直到难以避免的行业洗牌到来。”张鑫顺说。
记者了解到,2009年以来,仅东莞的外迁鞋厂或部分外迁(包括在外地设立分厂)鞋厂就超过300家,资金投入近30亿元,实际可能更多。
与其找新的市场 不如找新的经营模式
针对目前一些企业开始绕开美元区、欧元区而去拉美、非洲寻找市场的做法,经济学家郎咸平表示,这不是长治久安的方法,弄不好更加可能是白忙一场,最后损兵折将又回到起点。
为此,郎咸平开出的方子是:生产——批发——连锁零售一条龙经营,不愿意在国内做这个的,继续给老外订单生产。
在日前松山湖举办的制造业产业经济论坛上,郎咸平建议在座来宾们尝试他的“三合一”经营模式。他说,目前浙江很多制造业老板与他合作,在投入少量的现金后开始上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你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在国外,一些名牌百货产品就是这样走出来的,很多专卖店就是这种模式的结果。”
发送简历至HR邮箱
hr@regent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