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之路: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4最炙手可热的商业模式无疑是O2O!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没有点O2O意识,不懂点O2O格局,不了解几个O2O案例,那真out了!
传统服饰企业在市场的冲击下,经营逐渐困难,营收下滑,库存高企,谋求转型奔上“O2O”似乎成为必经之路。
布局、转型、改革无可厚非。毕竟在低潮中都希望可以拥抱变化、抓住先机。但面对O2O这样的新模式,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的企业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需要怎样的准备,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新模式总是因为它的新让我们认为有无限可能,各家都在推断出各式各样的新鲜言论新鲜方式。我们容易被新吸引,跟从随所谓新谋求发展变化。但盲从始终都是危险的,模仿形式容易迷失自己,掌握真正的核心才是正道。随大流,跑得太鲁莽,会迷失了自己!
美邦O2O:难敌产品硬伤
2013年美特斯邦威营业收入惨淡,主营业收入4.28亿,同比下降38.13%。进入2014年,第一季度主营业收入仍然不乐观,8604万元,同比下降32.46%。
为了寻求发展的突破口,美特斯邦威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快时尚品牌Zara后,转向学习优衣库的O2O模式,声势浩大的踏入O2O转型之列。
目前美邦已完成6个不同城市店铺的升级,并提出“一城一文化,一店一主题”的理念。在美特斯邦威O2O体验店可以看到不少O2O的元素。一进门,地板上就有显著的二维码标识,试衣间的镜子上标有“扫一扫,有惊喜”,收银台前摆放着扫码成会员的宣传牌。这些店铺升级和个性化服务的举措都值得肯定,但真正让消费者买单的还是产品的品质。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洋品牌”的入侵,美邦在服装样式上似乎有点掉队。美邦的目标人群是一个跨度较大的目标群体——16~25岁年轻人,这个群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穿衣风格会有很大的改变,美邦的服装可能出现不上不下的情况。对比来说,ONLY走白领风、UNIQLO走休闲风,大家想买什么样的衣服时首先会想到这个品牌,而目前美邦品牌的定位模糊,这也是美邦遭遇瓶颈的关键之所在。
转型O2O对于美邦可谓是一个新的契机,但如果希望单纯靠外在模式来拯救颓势,最终只能是舍本逐末,空手而归。美邦的O2O之路,任重而道远。
七匹狼O2O:战略模糊不清
2013年,七匹狼在连续十年实现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之后,首次业绩下滑:营业收入27.74亿元,同比下降20.23%;营业利润4.64亿元,同比下降38.47%。与此同时,在多年实体渠道快速扩张之后,2013年七匹狼终端渠道较上年净关店505家。
如果说2013年是传统行业发展模式在经历市场不景气的考验,那么2014年对于七匹狼来说,则是开始挑战变革的一年。早在2013年,无论是在2014春夏订货会上,还是在2013尾牙年会上,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在各种内外会议的发言中,都离不开“变革”两个字。在O2O甚嚣尘上的今天,七匹狼也在向O2O冲刺!
但是公司高管介绍,“其实七匹狼O2O做了不少尝试,跟阿里、腾讯等都有合作过,但未产生明显收益”。
细观七匹狼的O2O模式,其在三个关键要素上的实践与新模式的要求都存在着差距。首先,线上业务仅以销售产品为主,并未有效传递客户需求;其次,线上业务未能将线下优势资源和信息在平台展现,线下业务也没有为线上业务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撑,联动的综合效应还没有显现;另外,品牌宣传主要通过线下实体店反哺线上业务,但O2O模式的本质还包含通过线上品牌宣传带动线下业务的发展。
七匹狼的雄起是中国服装“黄金十年”成长的标杆,其业绩水平的骤降代表了行业潜伏问题的凸显。进入网络时代,粗放的扩张已经不能继续拽动规模的发展,套用商业模式也无法应对新的市场竞争。
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O2O模式已经华丽登场。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变是唯一的选择,不进则退。只是转型切忌本末倒置!不管传统时尚企业怎样转型,顾客始终是中心,准确抓住顾客的需求才是关键。在O2O模式中,顾客、产品和服务永远是重中之重。利用好互联网生态,促进产品和服务口碑的病毒式复制是O2O成功的不二法则。
如何挖掘顾客需求,如何保证高质量产品,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融合,最大限度实现平台信息与实体渠道之间的无缝对接,提升顾客体验是传统时尚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