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势力,你懂吗?
当70后成为中国的脊梁,80后褪去青春的迷惘,90后闪亮登场了!
在中国,这是一个约1.4亿人的庞大群体。在我们还未来得及审视这个特殊群体时,90后已经作为一种新势力风行而至。等不了几年,90后就会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消费主力。但是,要想让他们成为你的主力消费人群就不那么容易了。
2010年,国内著名体育品牌李宁开启品牌转型——90后李宁。从李宁公司的战略意图看,从1990年成立到2010年正好是20年,启用“90后李宁”即意味着李宁公司是体育品牌中的“90后”。可绝大多数的90后并不买账。
李宁的定位失败,给正在挖掘90后市场商机的企业一个深沉的警醒:你真的懂90后吗?
破译90后
个性化、自我意识
拒绝标签化是90后最大的共性,他们拒绝被代表,他们每个人鲜活的个性都是无法复制的。他们有自己的观点,不会盲目地听从别人,希望自己做主,重视自己的话语权。
太多的人认为,这一代人考虑问题简单易冲动。但是其实他们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愿意去做更多的探索以获取信息。并且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指尖上的一代
90后是互联网一代,他们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到互联网。在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上,90后群体普遍对互联网产生了心理依赖。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已经远远不仅仅是一个工 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90后群体也是跟着移动互联一起成长的一代。
如何打动90后?
美国著名营销大师科特勒说:“企业要想获得最大利润,他们需要去预期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洞察90后的整体特质后,企业和商家一定会清醒:唯有打动90后,才能真正赢取未来市场的商机和利润。
产品
——够好玩
不是好的产品就能搞定90后。摆在企业和商家面前的首要挑战就是,你的产品到底可以满足90后的什么需求。如果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足够好玩,足够新鲜,才会吸引他们购买。
根据调查发现,绚丽的色彩和视觉冲击力强烈的设计更容易入90后的法眼。更丰富的产品样式和更快速的产品更新才能征服90后。潮气逼人的ZARA、H&M门店之所以吸引大量年轻人蜂拥而入正在于此。
——够稀缺
对于崇尚自我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90后来说,得到一款稀缺产品会让他们疯狂。
那么,如何制造稀缺?
一是限量。如耐克将限量策略运用到了疯狂的境地。耐克PigeonDunks推出,使得数十位争抢的骨灰级耐克迷在耐克销售店发生冲突,直到警察赶到才解决了问题。物以稀为贵,限量制造疯狂。
二是限人。英国滑板品牌西拉斯&玛丽亚的东京店,消费者每次只能进20人,其他人需要站在门外等待。在前一批购物者离开之后,货架上的产品会重新更换。消费者乐此不疲,将进入“限制范围”作为自己个性的体现和身份的象征,实现了情感沟通。
——高性价比
90后消费者具有两面性,一边非常舍得花钱,另外一边又很注重低价,关键是看性价比,假如他们认为性价比合理,则会很爽快地支付费用。
奥特莱斯近几年被引入,以大牌卖低价著称。年轻消费者对品牌会有追求,但对价格敏感,奥特莱斯从大量折扣品牌切入,瞄准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未来客户群,尤其是部分90后。
营销
——圈子互动
过去的单向传播对于今天的品牌而言,已经成效甚微了。现在是营销3.0时代,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必然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而依赖于网络的互动营销方式,诸如微信、微博这样的社区化沟通方式更能抓住90后,更易于与他们建立密切联系。
企业跟顾客沟通的方式,决定着90后是否会选择你的品牌。即使不直接产生销售,但是给予90后每个购买环节都能参与进来的机会,让90后有互动的感觉,90后才会对你这个产品产生浓厚兴趣。
——广告共鸣
“阿迪的广告——Impossible is nothing,没有什么不可能,很有个性!”
“我觉得耐克的Logo很好看,有自己的特点,没有比它再简单了,让我非常容易记住。”
90后通常喜欢这种富有个性的广告,甚至还会以诙谐的语言调侃一下,以此证明自己的喜好是与众不同的。相反,那些干巴巴的、赤裸裸的广告诉求令90后们极其反感。广告创意里的故事场景需要和90后的价值观有契合点,这才能真正打动90后。
——极致体验
如今是体验经济时代,90后更注重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和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因此,体验营销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具体的体验营销形式:
一是功能体验。它是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知。如建立品牌体验店,给予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综合感受,为年轻消费者特别是90